|
海洋生命学院简介
k9 r# x0 `' C) i
; ~! L* ~/ P4 L- t( b& ]+ R海洋生命学院0 z9 I5 [ J3 T
+ F& n0 U" ^. o9 m
(College of Marine Life Sciences)' p. h9 T$ V+ T7 M6 \) F
3 ~. v$ F# Y a$ w, ~ Z$ x M
" Y8 o. H) f, \/ E5 @5 O7 O+ j% K) E
: Y# T7 u( G* s3 g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的发展史可追溯至1930年5月始建的海洋生物系,林绍文、童第周、曾呈奎和方宗熙等著名学者曾先后担任过系主任。学院历经七十余年的励精图治与辉煌而艰苦的创业,一批著名海洋生物学家如林绍文、童第周、曾呈奎、朱树屏、张致一、张玺、方宗熙等名师先后在本院执教,使学院的学科发展具有鲜明的特色和显著的优势。 9 c7 ]% v. V# B3 e ^7 Q6 `1 ^
+ Y4 T- _; o7 ^; H" i/ x. C& [ { 海洋生命学院拥有一个海洋生物学国家重点学科和一个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设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洋生物工程中心,国内先进水平的世行贷款基础教学实验中心,山东省海洋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和海洋生态动力学重点实验室等多个重点实验室。学院的主要科研方向有:①海洋生物遗传育种;②海洋生态学;③发育与进化;④海洋微生物学;⑤生物化学与生物材料;⑥细胞生物学。十五“211”工程又重点建设了遗传学与种质工程、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海洋生态学、微生物与病害4个高水平研究平台。& p* `& U( \* b+ f5 B8 _4 w
7 A9 o7 w, @! ]- @: V 海洋生命学院现有在编教职工89人,其中教授22人(博导14人),副教授23人,讲师21人;还设有海洋生物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45 岁以下的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占73%;80%以上的教师有国外留学或工作经历。学院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深厚的科学和教育积淀以及优秀的师资力量,为高质量的大学教育提供了重要保障。6 _% \: z5 W' a* v1 ?1 O
5 q( v e, E# M5 \% I7 V8 o 海洋生命学院下设海洋生物系、海洋生物工程系和环境生态系。设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和生态学4个本科专业,有本科生近770人;设有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和海洋生物学等共计13个博士点,4个硕士点,设有生物学和海洋科学2个博士后流动站,形成了从学士、硕士、博士到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在读硕士研究生278人、博士研究生220人。7 T: n' k1 r i K: E
4 W, M h4 _1 l, A& A. b
海洋生命学院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取得了丰硕成果。“十五”期间,主持各级教学研究课题10余项,主编或参编教材10部,发表教学研究论文约20篇,获得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其它教学奖励多项;“十五”期间,主持“863”课题5项、副主持4项、主持青年基金6项,参加“973”计划 4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5项、其它省部市级科研课题20余项,发表SCI论文100余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其他省部级奖20余项。
! z" G: _! ^3 N; i& k0 V+ F7 A( x( a. E! p" J: n, _8 U6 l! }8 _
海洋生命学院还拥有良好而畅通的国内外合作与交流渠道。已与美国、英国、德国、比利时、日本、韩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友好的合作关系。: o- u1 z _2 _2 b: {
# S# r; n3 v" z! G& w8 U4 S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也是海洋的世纪”。在新的世纪里,我院正以崭新的姿态、饱满的激情和旺盛的斗志,充分发扬创新精神,孜孜渴求、团结协作,努力为国家海洋生物学事业培养高素质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