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物学跟植物学资料. ) J5 @' i6 P" r4 _
感谢:iamreynold4 ~$ m( D- o+ Z9 H
, e& G* I) h/ {& Z
7 w& A0 f' q, k! E+ K3 ~本章习题
1 _% J* ^7 x1 F( n! l! m$ g1 D6 m8 r% {' T, G7 x
一、填充:1 I( ~5 N& V" q
1.植物细胞除了细胞壁以外的部分称为__________。
# D }, \1 o$ b2.根据所含色素不同,可将质体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J9 C; A- o$ y3 S4 a+ x4 I. w3.细胞骨架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三维空间网架结构。
: C+ p* n7 E7 ]* h4. __________使植物体中的细胞连成一个整体,称__________。
+ D5 q' f/ v+ }5.糖酵解是在细胞的__________中进行的,三羧酸循环在__________进行.4 J* ]/ B* k1 S4 C8 y7 s
6.植物细胞的水势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 Y: s: S# n- h% [二、问答题:
8 h* v; M$ e" m. @% s% c1 Y7 c) R1. 植物细胞区别于动物细胞的显著特征有哪些?
4 V# U% y. ?8 o% |$ n2. 植物细胞中各类细胞器的形态构造如何?各有什么功能?
( s" b4 y! y0 c9 P4 R4 ~ w5 f3. 简述植物细胞壁的构成成分、细胞壁的层次和结构特点
8 b! L \9 n# G4. 何为后含物,举例说明后含物的类型
$ @9 k, U: T( v4 s+ J, ~1 F5.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 q3 ^) w9 V4 e- K- X. y4 \/ R6. 何谓组织?简述植物组织的类型和它们的结构、功能特点
7 x& T/ l6 ^" o+ H2 T2 }参考答案 (点击展开) ( a5 O3 z1 G E( y' ]4 s$ _/ n
3 g) _7 M& M; }7 r' h; Y
一、 1.原生质体 2.叶绿体、有色体、白色体 ; 3.三类微细的蛋白质丝(微管、微丝、中间纤维);4.胞间连丝,共质体;5.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6.渗透势、压力势、衬质势
! W9 p+ Y2 \9 f$ c4 x二、 1.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有质体、成熟细胞有大液泡、无中心体(一些低等植物除外),细胞质分裂过程中出现成膜体和细胞板; " L/ f' v, g8 H5 ?: i
2.线粒体、叶绿体具有双层膜结构,都与能量的转换有关,并有一定自主性,其他的膜相结构还有内质网(粗面、光面,与细胞内通讯、运输、分割空间有关)、高尔基体(加工、浓缩、分泌)、溶酶体、微体、液泡(调节水势、贮藏代谢物质、防御等作用)等,非膜相结构包括:核糖体(蛋白质合成)、细胞骨架、纤毛、鞭毛等;. g J: N' h" v' w1 O! Q7 B2 l
3.细胞壁基本成分有: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酶、糖蛋白等,其他成分有:角质、栓质、蜡质、木质素等,细胞壁的层次分为胞间层、初生壁(由原生质体分泌形成)及细胞停止生长后形成的次生壁,细胞壁上有胞间连丝和纹孔(次生壁),与物质、信息传递有关;! x( a3 a9 F! r' |1 a4 O
4.后含物是指细胞内贮藏的营养物质、代谢废物和次生物质,如,淀粉粒、糊粉粒、结晶体等.' A5 l" c5 U3 ^- r
5.有丝分裂是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分为前、中、后、末期,子代与亲代的染色体数目、类型一致,能保持种的稳定性,减数分裂是形成生殖细胞时进行的,DNA只复制1次,而连续分裂2次,(减数分裂Ⅰ期和减数分裂Ⅱ期),子细胞得到一半染色体,受精后恢复亲代的染色体数目,利于保持种的稳定性,另外由于配子的多样性,后代发生变异。减数分裂的前期Ⅰ分为5个时期,比较复杂;
# g, s9 B2 q9 O( k# [6.植物组织是指形态结构相似、功能、来源相同的一种或数种类型细胞群构成的结构功能单位,植物的基本组织分为分生组织(有持续分裂能力,根据来源可分为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次生分生组织,根据位置分为顶端、侧生、居间分生组织),薄壁组织(具有很强的分生潜能,分布最广),保护组织(分为初生保护组织和次生保护组织),机械组织(细胞壁不同程度增厚,起支持作用,分为厚角组织,厚壁组织两大类),输导组织(导管和管胞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筛管、伴胞及筛胞与有机物的运输有关,筛管和伴胞同源,筛管是没有核的活细胞),分泌组织(植物体内有分泌功能的细胞群,分为外分泌结构和内分泌结构),多种组织可按一定的方式和规律结合成复合组织,重要的有维管组织系统,由木质部和韧皮部组成,与植物体的运输功能密切相关,同时还有支持作用
& R" F0 s" F4 D# s3 f- l( S' D- j( G2 N) O/ a" Y" [
本章习题
( u4 _' k# J( s- x& R) B5 P" P/ {/ n$ N) h# B0 e( K/ B6 Z7 }3 t
一、 填充& @" t/ H/ \( Y0 c9 C# A; F
1. 种子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由_____、_____、_____组成)、_______。
7 w5 ^: @6 I5 l2 M2. 在主根和侧根以外的部分如茎、叶等部位产生的根称为__________。
/ O; V% A$ B2 N# I4 [ q% X' Y3. 根尖分为四部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
: t- y9 k- O& b3 `+ O+ e4. 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维管束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E$ n w+ N- g, L- s5. 禾本科植物叶的泡状细胞分布在_____表皮,该细胞收缩与_______水分蒸发有关。
5 U4 F% A& M8 T6. 角质层较厚,栅栏组织和机械组织发达是____地植物的一些特征,裸子植物的叶大多为针形、披针形、鳞片形,这样的结构比较耐__________。
% u- h- @$ @3 r i' _) a V7. 茎的分枝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和 __________。
- G3 ?/ H9 {- L二、 问答题:
) F$ M2 k: u8 q- X" N1. 简述根尖分生区的结构特点和 分化趋势。( n2 O" h5 ^1 a, @& d& v- }" T |
2. 比较双子叶植物根与茎的结构异同。
j, u% e; o! v6 l3. 单子叶植物的维管束有何特点?
s `2 Z0 ?7 {4. 复叶有哪些类型?如何区分复叶和小枝?( r7 u1 ^' m2 \3 i# h3 g# h/ `
5. 叶如何与环境相适应?
3 i. e8 Q/ f, D5 j; c7 L7 b2 q, r0 J
# [, c1 z( M( i* W% Y v. j' l5 A
3 D% h, G+ g3 _. _2 \3 p& p: H
4 W! {6 h& j) z6 L参考答案 (点击展开)一、1.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胚乳; 2.不定根; 3.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 4.初生韧皮部、次生韧皮部、形成层、次生木质部、初生木质部; 5.上,减少; 6.阳地,耐旱和耐寒; 7.合轴分枝,单轴分枝
+ w/ }7 j1 o. R0 Y% r二、1.分生区位于根冠后,包括静止中心和原分生组织及由原分生组织分裂形成的初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包括原形成层、基本分生组织和原表皮,这三者进一步各自分化成维管柱、皮层、表皮;
, c5 K+ F# s X' G+ @2.从初生结构比较:根一般无髓,有明显内皮层,有凯氏带,初生木质部和韧皮部的发生都是外始式,木质部与韧皮部是相间排列的,侧根的发生是由中柱鞘发生的,称为内起源;茎一般有髓,无凯氏带,故皮层与中柱的界限不分明,但皮层近表皮的细胞常有叶绿体,初生木质部是内始式,初生韧皮部的发生是外始式,韧皮部排列在木质部外侧,侧枝由茎尖的生长锥细胞分裂形成,称为外起源。从次生结构比较:二者的次生维管束的各个层次排列方式是一样的,但形成层发生的方式有一定区别;
- o1 O1 {; Y& m3 w- E0 l3.单子叶植物的维管束无形成层,称为有限维管束,外有维管束鞘,维管束是分散在基本组织中或排列成两轮,在横切面上,木质部的导管排列成“V”字形,“V”字尖端部分是最先形成的导管,属于原生木质部,“V”字开口部分是后形成的导管,属于后生木质部;
; m) j+ J9 ?4 u* m0 `: T4.复叶有羽状复叶,掌状复叶,单身复叶等,区分复叶与小枝主要看有没有芽及叶生长的角度。复叶的顶端及小叶的叶腋没有芽,且小叶与总叶柄成平行角度,小枝则相反;
5 m) v! _! ~$ o$ P# _7 |- A5.叶在结构上有一系列变化以适应环境,旱生叶的角质层较厚,叶片较小,如松叶的气孔下陷、夹竹桃的叶有气孔窝,仙人掌的叶变成刺状等等,根据对不同环境的适应,分为旱生叶、水生叶,阳地植物叶、阴地植物叶等,它们都有与环境相适应的结构,另外,植物可通过落叶以度过不良环境。. z, N# r) z& ] g% l2 h' P1 V
\4 u- R7 w0 W; |8 f: M本章习题
0 z9 m. |, a3 ` } E
2 \! _- J! E: x/ c* H一、 填充 ( l! Z5 u& V- M) e4 q% e
1. 在植物的世代交替中,两个世代转折的关键点是_________和 _________。( S; }; X6 z7 P/ b0 v# E7 h
2. 雌蕊是由一个或多个被称为_________的变态叶所组成的,雌蕊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
- [3 R; x# G ~1 t3 H' c3. 雄蕊是由_________和 _________组成。8 p8 T |" C3 {9 R1 a
4. 开花期间花序轴可继续生长,开花顺序由下往上、由边缘向中央的花序称为_________花序。% B' G n# j, X9 N
5. 四孢子胚囊的中央细胞受精后发育成的胚乳细胞是_______倍体的细胞。
6 N' O T% `: i6 {- o1 J6. 解释花器官发育的模型称为_________模型,花瓣的发育是由_________基因调控的,而雌蕊的发育则受_________基因调控。* D7 H! Q! A, u
7. 胎座是指_________着生处的肉质突起,横切面上可分为_________胎座、_________胎座、_________胎座、_________胎座。$ [9 u8 e/ s r0 w, \3 ~* I
8. 由多个心皮结合的雌蕊称为_________雌蕊。
3 P4 q/ F. n! i! g% L/ x# b9. _________传粉比_________传粉进化。
1 f$ D! m! I$ U! ^" E- j10. 胚乳发育的类型有_________胚乳、_________胚乳和 _________胚乳。* I% j3 t6 _) e
11. 被子植物受精卵经第一次分裂产生_________细胞和 _________细胞,前者发育成_________,后者发育成_________。1 U! H+ ~7 Q# X3 w( o. a ^% X% u% X4 C
二、 问答题:
5 q4 r0 e9 p7 n S8 h1. 何谓世代交替?世代交替的演变有何发展趋势?
) m) k# E: l, ^# o+ }+ z" s% |) D2. 简述花药壁的结构及与花粉粒形成之间的关系。
# g/ \/ y" S7 S) B0 A3. 简述单孢子型胚囊的发育过程。: M8 m/ K1 ^1 k/ M$ B: l* D- W ]
4. 被子植物的双受精过程有何特点和意义?- }) @+ F, N8 }. Q6 w* N3 z
5. 双受精后,花的各部分发生了哪些变化?
, |5 x3 r" o5 z% M; B6. 简述番茄、桃、苹果、梧桐、油菜、槭树各属于哪一类果实及该类果实的特点。
. _8 ^9 F9 n( `8 g- X( I
2 u4 ]7 g% O% h2 d
/ q1 a7 {( h! t; m; {: A, g: P+ v* f
' h! X, ]" Y" w3 y2 D* `" r7 r K" V
参考答案 (点击展开) ) [5 W! i: B( Q- F
4 r- N$ Z6 x3 m4 f, G. x ?
一、 1.减数分裂,受精; 2.心皮,柱头、花柱、子房; 3.花丝,花药; 4.无限; 5.5; 6.ABC,A和B,C; 7.胚珠,边缘,侧膜,中轴,特立中央; 8.合生(复); 9.异花,自花; 10.核型,细胞型,沼生目型; 11.基细胞,顶细胞,胚柄,胚体- Z8 R2 G' X4 Z7 P( U" ?
二、
# v% o& u; Y( x/ t" ]2 L3 ]$ s1. (1)植物生活史中二倍体的孢子体世代和单倍体的配子体世代有规律地交替出现的现象,称为世代交替。(2)从低等植物到高等植物,是向着孢子体世代越来越发达,配子体世代越来越退化的方向发展的。同时是由同形世代向异形世代发展的。(3)在植物的世代交替中,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是两个关键点,也是两种世代的转折点。
4 K5 v! \' j4 u% [/ H 2. 花药壁和花粉母细胞都是由花药中的孢原细胞分裂后形成的,花药壁包括表皮、药室内壁(纤维层),中层和绒毡层,药室内壁(纤维层) 的细胞常贮有淀粉粒,在发育晚期,细胞壁的径向方向有纤维状的细胞壁加厚带,成熟时含有木质素,药室内壁与花药的开裂有关,中层细胞在花药发育过程中渐渐解体,绒毡层的细胞较大,细胞质较浓,富含蛋白质、RNA及其他营养物质,其作用是(1)向发育中的花粉提供营养,(2)合成孢粉素,对细胞外壁发育有作用,(3)具有分泌功能,分泌的蛋白质与花粉和柱头的识别作用有关,,还能分泌胼胝质酶,溶解四分体的胼胝质壁,使小孢子从中释放出来。花粉成熟时,绒毡层已完全解体,绒毡层异常的话,会导致花粉败育。小孢子母细胞(花粉母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小孢子(单核花粉),然后进一步发育成只有2个或3个细胞的雄配子体 。 " J% R0 w7 A3 s# A2 L" j
3. 在胚珠发育过程中,先由珠心细胞发育成孢原细胞,进一步发育成胚囊母细胞(大孢子母细胞),胚囊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产生4个细胞,其中3个退化,1个增大,这个增大的大孢子(又称单核胚囊)经3次有丝分裂,形成具有7个细胞8个核的成熟胚囊(雌配子体),在近合点端有3个反足细胞,近珠孔端有一个大的卵细胞和两个助细胞,中央细胞含有2个核。如,小麦、水稻、油菜等大多数植物均属单孢子型胚囊。
; @, Y' B% G% ~# d9 i4. 双受精是指被子植物花粉粒中的一对精子分别与卵和中央细胞极核的结合,受精卵将发育成胚,受精的极核将发育成胚乳。双受精是被子植物所特有的。双受精的意义在于经雌、雄配子结合后,合子恢复了植物体原有的染色体数目,既保持了物种的相对稳定性,又有遗传的多样性。另外,胚乳是三倍体的,同样兼具双亲的遗传性,胚乳为植物胚的发育提供更好的发育条件和基础。双受精是植物界有性生殖中最进化、最高级的形式,是被子植物兴旺发达的主要原因之一。
4 h- j* M1 C" F4 ?) D 5.双受精后,花梗将发育成果柄;花托消失或参与形成果实,如苹果;花萼消失或参与形成果实或宿存为果蒂;花冠凋谢;花粉粒中的1个精子与卵受精,受精卵将发育成胚,另1个精子与中央细胞的极核受精,然后发育成胚乳,珠被发育成种皮;子房壁发育成果皮,果皮加上包在其内的种子就形成了果实。 : n" c3 s* |' u+ l7 V7 I) A
6. 番茄、桃、苹果、梧桐、油菜、槭树分别属于浆果、核果、梨果、蓇葖果、角果和翅果。前三种都属于肉果,后三种属于干果。浆果的果皮除最外层以外都肉质化。核果一般由单心皮的雌蕊发育而成,内有一枚种子,外果皮膜质,中果皮肉质多汁,内果皮坚硬。梨果为子房下位的花所形成,花托与心皮结合形成果实,花托部分膨大成为可食部分,所以又称为假果。干果的果实成熟后果皮干燥。蓇葖果是由单心皮的雌蕊或离生心皮雌蕊发育形成,成熟时沿背缝或腹缝纵向开裂。角果是由2心皮的雌蕊发育而成,侧膜胎座,具假隔膜,成熟时沿两条腹缝裂开有长、短角果之分,是十字花科植物所特有的。翅果属于闭果 ,果实成熟后,果皮不开裂。翅果的果皮延展成翅状,有利于随风传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