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去海大参加复试的时候在海大的崂山校区发现一则通知,说的是海大有三十几位博士退学,还有若干硕士退学,以及录取不报道的若干人。+ K( X. l, a' k. R, |) w5 ?
这些人相当多的集中在海大的王牌专业,物理海洋、海洋化学和水产养殖是最多的,这也是海大最津津乐道的专业。具体没有通知是什么原因退学,但估计自愿的成分比较大,纵然不是自愿,那也是觉得没前途,不想认真学习本学科。
; n, ^1 o: z+ Q% s4 X: G( L 对于这些,我想说,这些专业找不到对口工作是再正常不过的。原因很简单,虽然口号上是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但现实却是海洋产业还没有形成。海洋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就目前的技术而言,对陆地资源并没有相对优势。举例来说如果没有第三次中东战争,石油价格上涨三倍,也就没有海洋石油产业的兴起,因为海洋石油的开发成本是陆地石油的三倍。目前海洋产业比较繁荣的某过于运输业和海上石油开发,而这两项海大均不占优势。运输业就不用说了,石油业有中国石油大学在,当然轮不到中国海洋大学来插手。海洋化学和物理海洋研究和开发在中国除了政府部门政策性投资以外,根本没有资本流入,因为没有效益。水产养殖没有特大的企业,有也都是些小型企业,硕士博士估计请也不会屈尊。这些都是现实,没有必要回避,但也不能因此就退学,我们需要对专业影响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 U4 r2 t' {1 s+ c8 d; q* } 首先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人--健全的人,而专业是培养人的某一方面的思维和技能,我个人认为本科和研究生不应该过于注重技能,而应该注重专业思维的培养。因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不是制造劳动工具,而人之所以成为人和成为为某种人,关键的区别在于思维。尤其是社科类专业,更不应该有专业限制,当然具体研究方向是不同的,但我觉得不能因此说我是什么专业的我就应该只看什么专业的书。这样的话,就违背教育的初衷,人就变成了某种意义的劳动工具。事实也正是如此,专业只是一个人的一部分,否则胡锦涛主席可能目前还在修水坝,温家宝总理目前可能还在挖煤,吴仪总理目前可能还在炼油。(附:胡锦涛、温家宝和吴仪的简历)! R( N. R" V% ?
其次人的成功是多种因素作用的,专业不是决定一切的,真正的人才也不是单靠专业知识和素养就可以的。况且学习是要先学做人,其次才是学做事,人都做不好,当然也不用期待能做出什么好事来。
5 J) {: }1 S) e+ u% C) O' l6 j2 L 让我们再来从现实来看待专业,主要从环境和个人两方面来看待专业影响:
) V$ C# D* g1 b" @+ \2 Y( i) C/ u+ r 从外部来看,首先在中国,教材的指导思想都是一样的,都是马克思主义,因此可以说是知识不相关,但思维方式却是趋同的。其次专业的划分是相对的,划分不是意味着割裂联系,一刀两断,而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 Y5 y0 n6 e# f! P7 l
从内部来看,也就是从我们学生自己的角度来看,大学不在是高中,自主权和时间基本没有。大学有很多的空闲时间自学的,也就是专业培养只是一个大学生知识的一个主体,而不是全部。1 k/ o; n% g# q5 s! b3 N% n
胡锦涛不是主席专业的,布什不是总统专业的,布莱尔也不是首相专业的,专业影响更多的是为自己的不努力所找的一种借口!以专业定前途其实和神学预定论差不了多少,呵呵,只不过预定的多些或少些而已!
) [6 u2 l/ u& v; z, R7 T% W 小胡是修水坝的河工,小温是挖矿的矿工,小吴是炼油的油工,有谁可以想到这些人以后会成为共和国核心呢?既然这些人都能成为共和国的核心,那么又有谁有资格来抱怨自己的专业没有前途呢?) ^* v5 Y" Y; {& m6 J
附:胡锦涛,男,汉族,1942年12月生,安徽绩溪人,196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5年7月参加工作,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河川枢纽电站专业毕业, 大学学历,工程师。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 c, P {$ {& [ 温家宝,男,汉族,1942年9月生,天津市人,196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7年9月参加工作,北京地质学院地质构造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工程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 d; ?& A2 v4 u, a, r \0 b" y
吴仪,女,汉族,1938年11月生,湖北武汉人,1962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8月参加工作,北京石油学院石油炼制系炼油工程专业毕业,大学学历,高级工程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