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7-9-20 13:53:56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利芬是个厉害人物!
& V% [6 W, o$ Z" j! T简介如下:
- p* Y3 t7 x- K! x, J央视著名制片人王利芬女士简介
! k" O1 @1 K9 b4 E) H/ C7 W
5 h& w, W4 m+ P: M1 K4 g; z 简介. V' m; V9 J8 ?9 O' i% ~( U' @. w
+ ^+ A/ }1 Q: `2 m
王利芬,先后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政治系、北京大学中文系,获法学学士、文学评论专业硕士和文学博士,1995年至1999年在《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新闻调查》三个栏目中任记者、2000年至2003年底任《对话》栏目任制片人兼主持人。2003年至2004担任《经济信息联播》、《全球资讯榜》、《第一时间》、《经济半小时》总制片人。2004年九月赴美国耶鲁大学和布鲁金丝学会研究美国电视媒体,回国后正在写作一本有关美国电视媒体的书,此书将由中信出版社出版。 制片人语
7 [; x. N- D+ u1 Y8 j/ S: D; j- u0 X$ z( m0 c: p1 ]: {
我喜欢《对话》,这是一个开放的平台。
" G- O- z) c/ y! S. L. O1 A: W' u6 ~
在这个平台上,对话各元素在相互对峙、碰撞过程中所展示的岂止是个性的风采和视角的多元!它更多的是在揭示和浓缩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心中的历史!所以,《对话》始终关注的是人,是在全球经济浪潮裹挟之下,在前沿阵地拚杀之中的那些兴衰沉浮、浴血奋战、焦虑惶恐、创新求异的中国人。) J+ w8 t8 F6 m0 @* F6 E- T# _
/ Q) z; r6 Z5 R/ p: m+ o9 k& \ 全球化、互联网、WTO等等这样一些字眼在迅速地缩短各国之间的距离,然而它却不能填平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落差,我曾经多次去发达国家采访,清楚地意识到“发展中”这三个字眼的含义,那就是: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一员仍然需要含辛茹苦的奋斗。所以即使我们所选取的对象是国外巨子,《对话》的出发点也永远是那些奋斗着的中国人。
" N2 H" S! W. g. n4 E3 K3 g" x
! U) M' ?3 w# n8 m 主持人语 3 ?; A. ], l% N/ R1 J' |' K
5 Q9 ?: C9 _* K! S4 S- Y. M) ] 让我折服的永远是精神和人格的魅力。
2 v8 @4 R% M2 T' f. \4 b3 d
) `, H4 ?# t! F" t5 { 让我感动的从来都是做人的真诚。 $ t! F" S) w# C3 X% x$ t
; V* j2 t8 ~6 H8 t+ r& t4 M
让我佩服的一直是过人的智慧。 % q6 z1 {7 J9 f0 v8 I7 n! g5 i
; M6 l1 [( L# Y' K! `; F 我相信,这些东西才真正是人类的精华所在,它当然是我在生命的雨季时的缕缕阳光。 3 W* t! e/ r, G3 J" A8 T' u! g6 E
7 l7 u G$ n" T/ `/ Q
我曾经在学校读了二十三年的书,然而每一本书都不如与一个智者的谈话精彩,这种谈话不仅可以开采出心灵的富矿,同时也可以尽情地阅读他(她)周身的空气,那种愉悦感真难以言传。
8 ?, Y5 r2 n: E. C" w. Q
) B) I1 S/ z# i3 x 我是一个喜怒皆形如色,从面部表情可以长驱直入看到我心灵深处的人,不知暗暗发过多少誓要改掉这种一眼见底的现状,变得有成府变得深沉,但总不奏效,已过而立之年恐怕早已定型,再说许多看似有成府的人想什么我似乎也知道,所以也就变本加厉,索性直来直去也许这可能是许多人愿意与我谈话的原因吧。(摘自7 Q3 ?! T0 A& Z8 r: l, u1 m
中央电视台网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