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4-3 19: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angguangu 于 2011-7-24 10:20 编辑 , J+ |4 k5 b6 x% `: D. p9 M6 `
% u( U, X" I' X; B a0 r二、 教师简介* }% V1 u& ] ?
1. 曲金良 教授:
$ ^. ^! L4 }3 ^5 h5 k" J( ^曲金良教授是本学科的学科带头人和硕士点负责人,海洋文化研究所所长兼中韩海洋文化中心主任。他是海洋文化学科的倡导者和创建者,在海洋文化包括海洋历史地理和民俗社会等相关领域有多方面的学术建树。曲老师为人豪爽,外粗内细,授课风趣幽默。
& Q, ~$ b8 l) R# o# J( @' C' f+ o姓 名 曲金良 5 X: w6 ?6 T# L; q# x! E. `8 v
性 别 男 ! J, @: X0 ~4 B4 E) I# v
出 生 1956 年 01 月30 日 / L6 @% f2 W7 z3 W1 [
籍贯: 山东 东营市 垦利县
1 p$ @" K: B2 A1 O4 D5 F# I工作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文化研究所
. T* W. y6 b$ j: e% |.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海洋历史与社会研究所 3 @! w" b0 _- v& U( |. T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国家985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 8 T: P7 }4 j& N
现任职务 海洋文化研究所所长
4 y: K( Z T; L& ^5 W1 n职 称 教授
6 l, I- Y* o R) c9 b, O! V9 e学科方向 海洋历史与民俗文化遗产
* e- c2 h7 ?4 C, m学 历 & u4 u( Y5 H: g6 A
1977—1981,聊城师范学院(今聊城大学)英语系本科毕业) w* X: F& _- L4 l2 u
1981—1984,山东大学中文系民俗学专业硕士毕业
& `5 ]" n+ A) U2002—2006,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灾害防治研究所海岸工程博士毕业( a" E" y3 t+ y; Y9 m
中国海洋大学文新学院历史地理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海洋大学政法学院海洋文化遗产保护方向博士生导师
M' r1 [6 _& n4 i7 V% l国外:韩国国立木浦海洋大学客座教授、高级访问学者
: ^, h; c# S( a6 x: s电 话 139XXXX1665
; r2 F7 U% |, o8 n2 E电子信箱 qujinliang@ouc.edu.cn
! O6 }) J( d" T) e2 T3 X地址:266100 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238号 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9 q+ v: }9 S' u
& e' S' g) B: Y' @国内教学研究 :9 v" U6 r+ H/ w9 V! J; m7 Y
1984.12——1994.07,烟台大学中文系助教、讲师、副教授 ( Z+ b+ m- a# f
1994.07——1997.12,青岛海洋大学副教授, 8 U+ I( u" r8 H% `4 _
1997.12——现在,(青岛)中国海洋大学教授
. `! E5 r& I) T, ^4 x1 d1997.11——现在,(青岛)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文化研究所所长
4 Q! P2 w. q/ `: F1999.08——现在,(青岛)中国海洋大学中韩海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兼) # a! k' s. h( }+ S3 P
2003.12——现在,中国海洋大学文学院历史地理硕士点负责人、学科带头人 8 o1 t/ i& s+ W9 b( K0 u2 |
2004.04——现在,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海洋历史与社会学科负责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国家985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 , i% F8 \% x; E: K. f% r
国外境外留学、合作研究及受邀国际学术会议: ' r& z, [5 s6 A( x2 ^ P2 u' O# Q
1998.03,澳门,澳门与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研讨会
$ \! n( a% x; w7 f+ X1998.08,德国哥挺根,国际民间叙事学会年会
3 w) h1 x1 E& ?4 g1998.08,韩国国立木浦大学岛屿文化研究所合作研究
& V- v) K1 o! r( Q8 n1999.09——2000.08 韩国国立木浦海洋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客座教授
* p. d# s7 ^8 n. o% ~0 S2000.03,香港,上海、香港、新加坡:滨海城市国际研讨会
3 V, S* G1 ?; W2002.09,澳大利亚,珀斯,海洋历史与遗产国际研讨会
; A: k6 C4 Z* ?0 i/ t2003.03,澳大利亚,墨尔本,海洋历史与社会国际研讨会 8 V8 z) ~: ?) `) Z+ t w _7 a% n
2004.07,希腊,科孚,第4届国际海洋历史研讨会
@) w: p' S2 q8 e- N) u( |2005.04,德国,慕尼黑,海洋经济社会史国际研讨会
! P. I1 M! N4 o) ]1 |2 L/ w, L0 t" L. f2005.09,台北,2005妈祖文化学术研讨会
R; t3 D+ a) T6 }4 F: [2005.12,台北,北台湾与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 $ g% V8 L" E, q, ?; \
2000——现在,与韩国国立木浦大学韩中海洋文化研究中心合作,赴韩国进行合作研究、出席和主持学术研讨会10余次,其间在国内举行10余次
6 R# Y1 ?8 K# e y* \' g, q; g学术兼职:
2 [( N; t" ~( d3 h; y《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科版)》副主编
# s2 ?) D* h- J& A山东大学《民俗研究》编委
2 Y/ d3 U8 R" k! d. a韩国《岛屿文化》编委
1 M4 T) e: Q) M! i4 Y山东省社科奖评委会委员
$ J3 D8 o- N( |3 T7 U+ n2 ?青岛大学兼职教授 ' c5 J) Z: z" M* I3 L Z
浙江海洋学院兼职教授
/ g k, E5 D2 l$ N. _) j# }日本立教大学东亚区域研究所研究员
8 Q& ^# ?( N3 d9 d2 y韩国国立木浦大学岛屿文化研究所研究员 ! X2 F8 {# a% c% N7 c5 D+ ? o; s
中国俗文学学会理事 * ~ s4 d( K+ O+ f3 a% E' T- r" P6 M
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理事
, G/ S+ \/ q: b青岛市民俗学会副会长
/ a1 a3 c; A" H4 j8 ~9 k2 D青岛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 P( S6 x. j4 u# Y" K/ e- i# Q% p舟山海洋文化在线名誉主编2 u% v- Y/ |2 L% d8 a
学术成果简况: 9 ~6 t8 c' F$ ~8 {5 v+ M4 P
已出版专著、主编、参编学术著作10余部,其中个人专著6部(主编1部),主编论文集4 部,主编其他学术著作3种,参编著作多种;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2000年以来国外、境外学术期刊及国际会议论文20余篇。 - X, ^: H7 [, D" c3 o/ o0 B5 [4 }4 e
获奖:省部级(省社科奖)三等奖1项(1996),二等奖1项(2000);市级奖4项;国外专家合作奖1项。 3 [" {: V8 p* \6 ?, C7 v, y7 q7 R
近5年主持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艺术学科)1项,教育部重大课题专项1项,省社科重点项目1项,国际合作项目6项,其他部门及学校211工程项目等多项。
4 v5 z H& ~/ Q/ i! z《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中国青年报》、《民俗研究》、《东亚日报》等多家国内外报刊和国内外多家电视媒体报道评价。 % L1 o. M, k: j# M$ W( T
主要出版著作:
" w! o% E7 f5 v( b& Q5 B1.《中国民俗文化论》,个人专著,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5;
) \* P5 T0 E! _( H E2 H+ X2.《敦煌佛教文学研究》,个人专著,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 0 d; q& F, l$ J9 v e
3.《后神话解读》,个人专著,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
* O- b5 B% {" L5 G# z w) K4.《海洋文化概论》,主编,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9;2000、2005三次印行;
/ Y5 y; M3 R1 c7 X% {6 q5.《海洋探秘》(丛书),执行副主编,黄河出版社1999;
- H8 E1 k5 {1 f, q- I6 e0 ^6.《中国海洋文化研究》第1、2、3、4-5卷〔论文集〕,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海洋出版社1999、2000、2002、2005;
/ Y3 L& S3 _ |: K7.《海洋文化与社会》,个人专著,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3;韩国郑玉顺、牟廷烈译本,即将出版; ; q" l* q7 w5 M* @6 z
8.《中国海洋文化史长编》(五卷本),主编,2005(待出版); 4 o# S4 ^9 G- ^4 s
主要发表论文
7 E: {0 H4 ]; f9 a3 E9 `2 U发表海洋文化理论、海洋社会历史、民俗文化遗产、中外文化交流等领域论文70余篇。其中,2000年以来在海外学术期刊、牛津大百科全书及国际会议发表论文20余篇。主要有: ' n6 l* X# Y; ] m2 T0 o
(1)《韩国押海岛采风笔记》,韩国,《岛屿文化》第18辑, 2000.2; " ?% w1 }% l# R0 j" r* \# a2 c
(2)《葡萄牙东来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及其当代启示》,澳门:澳门与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 1999.3,《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第2辑,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 ~% }( v7 l6 P
(3)《环黄海圈的形成与中韩关系》(合作),韩国:《最高经营管理者课程教材》第6辑,2000; ' N% ?* v/ M' U8 ~+ T8 G
(4)《现代文明病态与东方人文传统》(英文),韩国:《国立木浦海洋大学论文集》(学报)第8辑2000; * O/ ]+ _' B: F5 U' J/ v6 E% d; A
(5)《韩国群山港自由贸易区的开发与环黄海圈时代的前景》(合作),韩国:《国际海运港湾学会论文集》(期刊)VOL.13, 2000; 0 W( q9 z7 l& H# k4 B% s
(6)《环黄海圈的形成与发展》(合作),韩国:《地域开发研究》第12辑,2000;
, D% Q% i* O+ ^9 \(7)Thousand Years with Thousands Temples: "Tianhou(天后)", the Maritime Folk-Religion Stories & Behaviors in China and in the World, Maritime History beyond 2000: Seas and Shores, 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ritime History and Heritage, Frementle, Perth, 珀斯,澳大利亚,2002-7; * A& ]0 q& z; Y+ ~
(8)Histor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the Oriental Maritime Citie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ritime Cities, 香港:香港中文大学,2001-3;
, {# K" R8 B r5 T* R0 T(9)"Tianhou(天后)" Cult and Chinese Maritime Culture, Assay of the 13th International Folklore Narrative Association, 墨尔本,澳大利亚,2001。7; ! a: _" c0 q! ^& s Z% d
(10)《16世纪后半夜的“澳门模式”:亚洲“接受”西方海洋文化的个案研究》,韩国釜山:国际区域研究学会2001年国际研讨会“东方文明变革中的对话(Dialogue: Among the Changing of Asia Civilization)”论文集. 2001—10; ) N# c# h- ~& x* O7 G
(11)《环黄海圈海洋社会的文化传承载体与族群链接媒介》((中文、韩文),韩国济州岛:徐福与东亚国际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济州岛研究》Vol.21,2002-8; $ M2 z8 r2 d% r& D" r6 w% F$ u
(12)《20世纪后半期的中国海洋环境问题》,韩国:《岛屿文化》,VOL.20,2002;
% p: f/ }9 q, c- `* _5 U: s+ q(13)《中国港口建设的现状与问题》,韩国:《国际海运港湾学会论文集》VOL.14-16, 2003;
+ S0 j7 }3 Z; s" N8 A, z( V(14)《中国环渤海民俗信仰的调查研究》(中文、韩文),韩国木浦:东亚岛屿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3;
9 N6 _1 c, o Z+ L- K(15)《中国渤海湾民俗文化的结构及其环境变迁》(韩文),韩国:《岛屿文化》Vol.23, 2004; 4 `/ o( t; `2 b, p+ b
(16)《隋唐时期东北亚海上交流的历史环境研究》(中文、韩文),韩国汉城:张保皋国际学术研讨会,2005-03;
) L1 ~6 n0 E5 M; w! T(17)《中国舟山群岛嵊泗县的寺庙与海洋信仰》(中文、韩文),韩国木浦:中国舟山群岛民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2005-07;
0 \$ E& H U& e* x9 `+ _$ V3 D(18)《中国北方沿海妈祖文化遗产:历史过程与空间辐射》,台北:2005妈祖文化学术研讨会,2005-09; 0 W0 {. V% t: }) N$ z9 ^ j
(19)《中国海洋社会》(英文),美国:牛津大百科全书(海洋发展史卷),2005(待出版);
8 O8 n, h& \1 W+ P) F7 w1 V& I8 y+ Y(20)《广州港》(英文),美国:牛津大百科全书(海洋发展史卷),2005(待出版); 6 q6 w( H- x- f- H
(21)《从“琅琊稻”遗址的发现看山东半岛与东北亚早期的海上移民》,韩国釜山:东北亚移民历史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2005-11; ' B( C. K- D: c$ C
(22)《妈祖信仰北方传播的海上路线与网络空间》,台北:北台湾与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2005-12.1 [! W c, r9 ]# {6 r7 C
科研项目: K6 k# t! X0 }; }, H9 F8 D+ C
1.中西海洋文化模式比较研究,主持人,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2001;
# \& E' n# \1 {1 ~* J& L2.上海海港新城海洋文化概念设计,主持人,上海市南汇区委委托项目,2002;
4 j/ E6 Q) k K* q3.国际企业文化认同圈层研究,中方主持人,国际[中澳]合作,2002; ; M% x/ b' W* J; ~$ s
4.山东半岛新罗侨民遗迹调查研究,中方主持人,国际[中韩]合作〔韩国学术振兴财团〕,2002;
) x3 T5 Y. M7 [5 W" c5 P5.环渤海湾岛屿海洋文化调查研究,中方主持人,国际[中韩]合作〔韩国学术振兴财团〕,2003; & l9 y, L a. L6 ^: t
6.山东海洋文化艺术遗产开发与保护研究,主持人,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课题,2003;
- m8 J9 V4 m9 M: ~7.当代中国社会海洋价值观创新研究,主持人,山东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2003;
" _7 H: V o7 v8.舟山群岛海洋文化调查研究,中方主持人,国际[中韩]合作〔韩国学术振兴财团〕,2004; / H5 }% F2 W; s/ M; i, Q6 H/ j
9.中韩海上交流史研究,中方主要成员,国际[中韩]合作〔韩国学术振兴财团〕,2004; 7 R# K6 h B5 R& A- {9 T4 u$ d
10.中国海洋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主持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攻关课题专项,2004; 7 g3 Q; ? c4 I4 w& K, H& w# X7 E
11.中国海洋文化精华的传承与可持续发展,主持专家之一,中国-欧盟经济社会文化交流欧盟基金项目,2005; : M; O' S! |" q! u8 g
12.海峡两岸妈祖文化交流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主持人,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科),2005。 |
|